close

想自殺的人共同的心理特徵是孤獨,認為誰也理解不了自己,誰也幫不了自己,在這個世界上唯有自己最不幸、最痛苦。因此,想以死來解脫困境。但實際上,想自殺的人心情很矛盾,想死的同時渴望獲得幫助。

【矛盾心態】
死亡對自殺者是既可怕又有吸引力的事。現實生活中許多有形無形的困難可以在死亡的幻想中得以解決和滿足。但死亡畢竟是可怕的,自殺者一方面想解脫,一方面又向他人求助。

【偏差認知】
企圖自殺者的知覺常因情緒影響而變得歪曲。表現為“絕對化”或“概括化”或兩者交替。絕對化是指對任何事物懷有認為其必定如此的信念。比如“我做任何事都註定失敗”、“周圍的人肯定不喜歡我”。“概括化”指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維方式,常常使人過分偏注某項困難而忽略除死之外的其他解決方法。比如“我考試作弊,我爸爸一定不會饒恕我,永遠不再愛我”。“我有缺陷,別人都瞧不起我”,從而自暴自棄,自責自怨,自傷自毀。

【衝動行為】
青少年的自殺意念常常在很短的時間內形成,因情緒激動而導致衝動行為,一想到死馬上就採取行動。他們對自己面臨的危機狀態缺乏冷靜的分析和理智的思考,往往認定沒辦法了,只有死路一條,思考變得極其狹隘。

【關係失調】
自殺者大多性格內向、孤僻、自我中心,難以與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際關係。當缺乏家庭的溫暖和愛護,缺乏朋友師長的支持與鼓勵時,常常感到無助,最後變得越來越獨,進入自我封閉的小圈子,失去自我價值感。

【死亡概念模糊】
企圖自殺的青少年對死亡的概念比較模糊,部分甚至認為死是可逆的,暫時的。因此對自殺的後果沒有充分估計。
--------------------------------------------------------------

【自殺的定義】
自殺是一個人,以自己的意願與手段結束自己的生命,它是一種人類生理、心理、家庭、社會關係及精神等各種因素混雜而產生的偏差社會行為,它也是一種溝通方式,有人藉由它來傳達情緒、控制人、換取某種利益(精神上或實質上的),更有可能是為了逃避內心深處的罪惡感及無價值感。

【自殺的形成】
自殺行為的成因相當複雜,涉及生物、心理、文化及環境因素,根據精神醫學研究報告,自殺的人70﹪有憂鬱症,精神疾病者自殺機率更高達20﹪。社會環境因素,包括社會的脫序現象,如暴力、犯罪、毒品、離婚、失業等;個別情況因素則如家庭問題、婚變、失落、遷移、失業、身體疾病、其他自殺事件的影響與暗示等,都是影響自殺的成因。研究顯示,沒有一個人是為了單純一樣理由去自殺的,而是多重重要因素混雜在一起,最後在一個引爆點上發作。

我們知道,任何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沒有挫折和壓力,但是有些人就會在遇到挫折時,故意去忽視問題的存在,一味地以壓抑、隱忍的方式去逃避面對現實,如此惡性循環,一件事接著一件事都沒處理好,到最後,他面對生活中的每一個變化或挑戰,就等於是去面對之前一大堆被隱藏而加大的壓力與問題,直到終於承受不住而崩潰。

【自殺的特徵】
大部份的人,都曾有過類似的經驗,那就是曾經在情緒上覺得絕望、孤寂、無助;在想法上:「我什麼都做不好」、「我沒有用」、「我是個輸家」、「我只要消失,所有問題才會結束」、「沒有人能幫助我」……

尤其現代都會的高度發展,以及極端強調個人化的趨勢,使得人與人之間愈來愈疏離、冷漠,彼此不信任,個人更顯得孤單無援。

自殺和殺人,其實是一體的兩面,內在都有很大的情緒。像台北市生命線協會一年大約一萬五千個個案,有四分之一是情緒問題,顯示現代人的情緒困擾很嚴重。

【自殺的調適】
自助篇──心理學家認為,人有愛恨的矛盾,也有求生求死的本能;所以,一旦意識到自己有自殺的傾向,你必須「自助」,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累積壓力。想想看:

1.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換作任何一個人,都一樣會是不愉快的經驗。
2.你沒有任何理由需要獨自扛下全世界的重擔。
3.你心中的痛苦與恐懼只要說出來,就能如釋重負,讓自己鬆口氣。
4.若有需要,你可以向家人與朋友尋求協助。經由電話與危機中心的諮商員、牧師,或學校的輔導員談話,都可以幫助紓解情緒、提供救援。 

事實上,沒有一個人自殺是真的想死,因為人都有求生的原始本能,即使是在自殺的剎那間也不例外只是輕生當時的情緒太混亂,致使自己完全失去判斷力,做出不智的事。選擇自殺的人,事後一定會後悔。你絕對有活下去的一百個理由,只是情緒使你失去理智,亂了方向,所以,對自己的自殺念頭喊停,去找專家協談,讓專家幫你找出──你值得活下去的那一百個理由。

助人篇──當有人談及自殺念頭時,你要認真考慮相信他的話,因為他可能有了麻煩,正發出求援訊號,他也可能正打算把這個想法付諸行動,所以你一定要做些什麼,把他從求死邊緣拉回來。

你不必害怕伸出援手後會惹上麻煩或無法承擔,其實,「助人」做法並不難──只要認真當他的聽眾就好,給耳朵而不要帶嘴巴。

因為一個想自殺的人,最需要有人聆聽他的心聲、聽出他的感受,同理他難過、氣憤的情緒,你不要對他所陳述的事給予你個人的意見或批判,這就是一種支持的力量。

做到了先處理及平復他的情緒這一步,接下來對解決他背後深層糾結的問題,你不一定有能力承擔,可以尋求外援,讓任何可諮詢的機構或信賴的人支援,或者報警處理,以減少遺憾和不幸的發生。
--------------------------------------------------------------
【哪些行為有自殺危險】
病人口頭說出希望結束自己生命
<如:我很累了!沒有用了!死可以解決一切!>
因企圖傷害自己而使身體受傷
<如:割傷、燒傷、服藥過量>
病人透露『對人生無希望』的感受。
病人過去曾經有自殺行為。 病人憂鬱情緒突然好轉
<如:我已經想開了;我已經不再擔心了;我已經不再有負擔了> 

【什麼是自殺者的心理特徵 】
自殺者常是因為有無法忍受的心理苦痛。
自殺者常是想藉死亡來脫離痛苦。
自殺者常是因為需要無法滿足。
<如得不到期待中的愛情、得不到家人的關心!>
自殺者常是因為遭遇無法忍受的挫折。
<如自殺者常有無望感、無助感的情緒!>
自殺者常表現猶豫不決的遲疑。
<我好想去死,但我放不下我的孩子>
自殺者對事件的解釋往往已經窄化。
<現在只有死才能解決一切問題>
自殺者常採取逃避的問題解決模式。
<我死了就不用再擔心欠錢的事>

【當您有自殺的想法或衝動時要如何幫助自己】
以下方法,如果仍無法疏導自殺想法,可以立即向專業人員(精神科、生命線、張老師)、家人、24小時開放的急診求助。

如果處在焦慮、狀態,應尋求減輕焦慮的方法 。
<例如:肌肉放鬆法、深呼吸法!>

認清恐懼和焦慮的感覺及其影響,找出個人最佳的處理方法減低恐懼及焦慮。

設定每日計劃表,宜有彈性並全力以赴。

認清每一天均是增加自信心、朝目標邁進的機會。

重點放在正向思維上,勿放在負向思維。

對於他人負向回饋表現出勇敢、堅持、沈著的態度。

藉參加活動或工作而產生的滿意感和能力感以減少對自己能力懷疑的程度。

尋求專業工作人員及家屬的協助

家屬如何評估、觀察病患自殺危險
病患焦慮程度高如:坐立難安、吃藥鎮定自己、飲酒過量。
極度憂鬱 如:連續兩週以上每天全天都心情高興不起來。
呈現無助、絕望、退縮及自我抨擊。
對任何活動皆提不起勁; 平時感興趣的事物也失去興趣都不想做了。
已失去可給予支持的重要他人(如父母、配偶、子女等)
經常或持續地想某個自殺計劃 如:寫遺書、買農藥儲備、去看可進行自殺計 劃的場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qqqt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